浣溪沙
四明头陀——五代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
半踏长裾宛约行①,晚帘疏处见分明,此时堪恨昧平生②。
原文:
早是消魂残烛影,更愁闻着品弦声③,杳无消息若为情④。
蜀许寂,少年栖四明山,学易于晋征君。
【注解】
一日有夫妇同诣山居,携一壶酒,云:“今日离剡县。”寂曰:“道路甚遥,安得一日及此。”颇亦异之。然夫甚少,而妇容色过之,状貌毅然而寡默。其夕,以壶觞命许同酌。此丈夫出一拍板,遍以铜钉钉之。乃抗声高歌,悉是说剑之意,俄自臂间抽出两物,展而喝之,即两口剑。跃起,在寂头上盘旋交击,寂甚惊骇。寻而收匣之,饮毕就寝。迨晓,乃空榻也。
①半踏:小步。长裾:长襟衣服。宛约:形容步态柔美。
至日中,复有一头陀僧来寻此夫妇。寂具道之。僧曰:“我亦其人也,道士能学之乎(时寂按道服也)?”寂辞曰:“少尚玄学,不愿为此。”其僧傲然而笑,乃取寂净水拭脚。徘徊间不见。尔后再于华阴遇之,始知其侠也。
②昧平生:即素昧平生,一向不了解。
杜光庭自京入蜀,宿于梓潼厅。有一僧继至,县宰周某与之有旧,乃云:“今日自兴元来。”杜异之。明发,僧遂前去。宰谓杜曰:“此僧仍鹿卢蹻,亦侠之类也。”
③品弦:品竹调弦,即吹弹尔器。
诗僧齐己于沩山松下,亲遇一僧,于头指甲下抽出两口剑,跳跃凌空而去。
④若为情:何以为情,难以为情。
图:
【鉴赏】
这首词诗表现的是与意中人分离之后的魂牵梦绕的深深相思。诗歌全篇描摹人物居住环境,空间层次分明,从室外到罗幌,从绣帘到烛影残灯,镜头焦点由室外转入室内,人物的容貌和情绪都隐藏在幕后,但我们还是能深切感受到她孤寂的心境。闺中佳人也许是怀念和痛心、也许是悲伤和怨恨。
图赞:道士不学,头陀无著。
金庸注:
四川人许寂,少年时在浙江四明山向晋徵君学易经。有一日,有一对夫妇带了一壶酒,到山上来借宿。许寂问他们从哪里来,答称今日离剡县而来。许寂说:“道路甚远,哪里一日能到?”夫妇二人不答,许寂心下甚是奇怪,但见夫妇二人年纪甚轻,女的十分美貌,但神态严肃,很少说话。
本文由澳门新葡亰76500发布于古典文学,转载请注明出处:《浣溪沙·半踏长裾宛约行》原文及赏析
关键词: